他的绝笔,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情书”
发布日期:2025-05-03 10:44:00 阅读量:0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
114年前的今天,1911年5月3日,林觉民英勇就义,年仅24岁。他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牺牲前写给妻子的《与妻书》,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情书”,感动了无数人。
今天,让我们走近林觉民,重读《与妻书》。

图:林觉民
1887年
林觉民出生于福州三坊七巷
青年时
他接受民主革命思想
推崇自由平等学说
后来
林觉民与能诗善文的才女陈意映结婚
婚后一年
两人育有一子

图:林觉民妻子陈意映
1907年
林觉民前往日本留学
不久后便加入中国同盟会
他曾在演讲中对国人呼吁:
“中国危在旦夕,
大丈夫应仗剑而起。”
还写下《论立宪与教育之关系》
《论今日人心宜重古道》等
一篇篇檄文如匕首
在他的笔下锋利出鞘

图:林觉民(右二)全家福
那时的中国
清政府除了要向西方国家支付巨额赔款
还要维护自己在国内的统治
百姓被疯狂掠夺和搜刮
早已无法生存
1910年11月
孙中山在马来亚槟榔屿
召集黄兴等同盟会骨干
举行会议
决定从革命党人中
挑选几百名敢死队队员举行起义
地点设在广州
1911年4月的一个深夜
几声低沉的敲门声
惊醒了睡梦中的林孝颖
他赶忙开门
一位身穿制服的青年
出现在他面前
这正是四年前
赴日留学的爱子林觉民
林觉民说这次回来是因为学校放假
而父亲林孝颖却将信将疑
因为那些天
林觉民天不亮就离开家
直到深夜才回家
原来
林觉民这次回来是要参加“选锋队”
也就是敢死队
要参加黄花岗起义
1911年4月9日
林觉民带领二十几名“选锋队”队员
从福州马尾登船前往香港
4月24日深夜
林觉民独自坐在书桌前
对国家存亡的忧愁
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冲击着他的心
第二天就要进广州了
林觉民拿起笔
把最后想对妻子说的话
写进信中
《与妻书》(节选)
意映卿卿如晤: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为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悲啼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辞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吾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今日吾与汝幸双健;天下人人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
吾生平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所忍。吾爱汝至,所以为汝谋者惟恐未尽。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嗟夫!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摹拟得之。吾今不能见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寻我乎!一恸!
辛亥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书。

4月25日
林觉民带领“选锋队”潜入广州城
然而
起义军里出了奸细
起义的所有细节
都被两广总督张鸣掌握了
这时
很多人提议取消起义
而林觉民说道:
“此举若败,死者必多,
定能感动同胞。
吾辈死,而同胞尚不醒者,
吾决不信也。
使吾同胞,一旦尽奋而起,
克复神州,重兴祖国,
则吾辈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
宁有憾哉!宁有憾哉!”
林觉民视死如归的态度
让黄兴坚定了起义的决心
1911年4月27日
黄花岗起义打响
战斗过程中
林觉民腰部中弹
血如泉涌
但他强忍伤痛继续战斗
直至力尽被俘
经过一夜激战
因寡不敌众
起义宣告失败
1911年5月3日
林觉民和七十几名被捕的起义军
在广州天字码头从容就义
林觉民牺牲时年仅24岁

5个月后
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义爆发
10月12日
武汉三镇光复
短短几个月时间
大清王朝土崩瓦解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彻底结束

不负天下
只负一人
林觉民抱着“为天下人谋永福”的信念
抛妻别子、为国捐躯
血与泪、爱与痛
爱情、亲情与民族大义
凝结成这封《与妻书》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
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无数仁人志士舍弃自己的小家
只为人民解放、民族复兴
今天我们可以告慰
革命先驱和英雄烈士们
这盛世,如您所愿!
来源:CCTV国家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