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是深圳写给未来的“诗与远方”
发布日期:2025-08-26 07:05:00 阅读量:0

大鹏新区金沙湾国际旅游度假区。 周志成 摄
深圳大鹏的“玻璃海”,是这个夏天社交网络上令人向往的一片蔚蓝。在热播综艺《旷野星球》的镜头下,东涌那片清澈见底、宛如翡翠的海水,让无数人瞬间被“种草”,山海为卷,大自然在大鹏半岛尽情挥洒,才有了处处皆景的旖旎风光。探寻这片蔚蓝的密码,得把目光从壮阔的海面,转向岸上。走进大鹏,无论是漫步在洁净的海滨步道上,还是穿梭在充满烟火气的居民小区里,都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清新与宁静。“生活在大鹏,幸福感满满!”辖区居民的由衷赞叹,是这座城区品质行动最生动的回应,看似“躺赢”的颜值天赋背后,藏着一套“卷王”级的城市管理心法。
“精笔”塑城:在山海间绣出宜居画卷
生态,是大鹏最厚重的底色,也是最珍视的“家底”。
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全市十二连冠、PM2.5年均浓度优于世卫组织标准……这一连串“学霸级”的环保成绩单背后是大鹏对生态保护的坚守。为了将自然的“颜值”转化为城市的“品质”,大鹏从“保护”升华为“共生”,主动地将山海织入城市肌理,这幅“工笔画”,首先落笔于“公园融城”的宏大布局,62座公园星罗棋布,200多公里的绿道、碧道、郊野径织线成网,将山与海、公园与社区紧密相连。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早已是大鹏人的寻常生活。
当游客驱车从葵涌高速口驶入,精心设计的景观长廊一路延展。在大鹏,一场以天空为视角的“美学革命”正在蔓延,犁壁山南麓,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大鹏医院拔地而起,形态各异的屋顶共同构成了一幅具有未来感的现代城市天际线;南澳海贝湾,连片的屋顶被梳理成蓝白相间的海洋色调,与大海遥相呼应。架空的栈道与生态土路,串联起山林与村落,将海浪等海洋符号,融入一砖一瓦,大鹏以“绣花”功夫对城区面貌进行微更新,保留了原乡风情,又提升了视觉美感,市民游客不仅能重拾旧时光,还能感受时尚的活力。
大鹏新区深入推进绿美大鹏生态建设,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滚动推进”的行动路径,从基本贯通到改造提升逐步推进鲲鹏径、骑行道建设,75公里远足径涵盖60公里纯自然野趣鲲鹏径、11.5公里三水线、3.5公里马峦山环线,吸引来自各方徒步爱好者打卡。43公里滨海骑行道贯通大鹏、龙岐两湾,给游客带来“滨海休闲观光+海湾遗址探寻+城市活力链接”的山海体验。一条条路径融进山海日常,直至半岛成环、山海成网,让市民游客抬脚即入景、转身便归城。
一座城市的环境品质,始于其日常秩序。在大鹏,一套精细化治理体系,正在为城市“精修”出洁净的底色。“街区制”管理改革的落地,让坝光等重点片区市容环境常年保持优良;曾经困扰许多城市的门店外摆和摊贩经营,在大鹏得到了“疏堵结合”的妥善治理,划定的多个摊贩经营场所覆盖各个街道,在旅游景区、住宅小区、工地周边点亮“人间烟火”,在保留城市活力的同时,维护了市容的整洁有序;针对共享单车等城市管理新业态带来的问题,开展专项整治,通过源头治理与常态化巡查相结合的方式,有效规范了投放秩序。
作为十五运会马拉松游泳项目的举办地,大鹏新区正拉紧城市治理的每一根“绣线”,以赛事级标准精雕细琢城市环境。在垃圾分类这一考验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的课题上,创新实施的管理机制,就是其“绣花”功夫的缩影。清运路线和频次不再是一成不变,而是基于大数据分析对“高峰期”“热投点”的精准响应。从统一垃圾收集设施的硬件标准,到构建“投放点-暂存点-转运站”一体化、全链条的收运体系,再到环卫、企业、志愿者和执法部门协同发力,确保每个环节都规范有序。这套环环相扣的治理闭环,让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成为提升城市洁净度和文明度的有力杠杆。在市容环境整治方面,把精细治理的绣花功夫延伸到门前三包、标识标牌等专项行动中,让街角清爽、招牌规范、门前尽责成为随处可见的新风景。当“垃圾不落地,大鹏更美丽”成为居民和游客的共识与行动,大鹏便为迎接十五运会,擦亮了最动人的生态底色。
“通途”破壁:幸福感定义新的山海经
在这场城区品质提升中,交通的“破壁”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深惠城际、地铁8号线三期、32号线一期,三条大动脉齐头并进,正在彻底改写大鹏的交通格局,这不再是一个关于“远方”的故事,而是一个关于“抵达”的序章。“50分钟,从福田CBD到大鹏海岸线”,这句写在规划图上的承诺,正一步步兑现为市民的脚步。这场交通“破壁”,破解的是地理的阻隔,释放的却是发展的想象空间。它如同一场及时的“血脉疏通”,让资金、人才、信息、技术等高端要素,能够畅通无阻地涌入这片热土,为其更高质量的发展注入了最强劲的动能。
这些钢铁巨龙的延伸,其最终指向是“人”。它们不仅仅是连接景区与市区的旅游快线,更是输送优质资源的民生干线,大鹏居民可以乘坐地铁,便捷地到达与南方科技大学、百外教育集团合作的新学校,让孩子享受顶尖的教育资源;可以快速抵达大鹏人民医院,获得高水平的医疗服务。这份由“通途”带来的幸福感,正迅速渗透到大鹏人生活的每一个层面,织就一张细密而坚韧的民生保障网。
这张网,守护着“一老一小”。南澳街道长者服务中心获评省级四星,新增的数百张养老、康复床位,让夕阳晚景更添一份从容。儿童友好社区实现100%覆盖,新增的托位,则为年轻的父母们解决了后顾之忧。这张网,承托着安居的梦想。一个个统建楼和保障房项目拔地而起。这张网,更链接着奋斗的机遇,14个新就业群体服务站点,为骑手、快递员提供了歇脚的港湾,新区的促就业服务案例甚至获得了全国一等奖。而“一企一策”的精准扶持,让社区集体经济不断增收,大鹏人的“钱袋子”实实在在地鼓了起来。
从新增的学位、养老床位,到覆盖率100%的儿童友好社区;从加速建设的保障房,到助力社区增收的特色产业项目……大鹏正用最朴素的民生“针脚”,将山海的壮美,细细密密地缝进百姓的幸福感里。
“文旅”焕新:当“大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坐拥山海盛景,大鹏的旅游业从不缺少流量。但在新的发展节点,大鹏给出了一个更富想象力的答案——“大鹏是一种生活方式,让山海不再遥远”。
这是一种国际化的生活方式。全球最大的乐高乐园度假区、中旅开元森泊、地中海俱乐部、洲际旗下的英迪格酒店……国际顶级文旅品牌的纷至沓来,不仅提升了大鹏的“国际范”,更带来了世界级的运营理念和服务标准,形成强大的集群效应。
这是一种深度融合的生活方式。在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红色历史与滨海度假交相辉映。在大鹏所城内,全国首个自然童书馆让孩子们在古城墙下,开启对海洋世界的想象。在西涌,作为国内首个国际暗夜社区,将“仰望星空”成功转化为火爆的“星空经济”。通过“暗夜+”模式,催生了天文科普、主题民宿等新业态,不仅带火了当地旅游,更打造出文旅深度融合的新样板,为大湾区发展特色夜间经济提供了宝贵借鉴。
从官湖秘野的悬崖海景美宿,到茉茉海度假区的南洋风情,大鹏的旅游业态,正在从传统的观光看海,向沉浸式、体验化、个性化的深度度假转型。它提供的,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旅游产品,而是一种情绪价值,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解决方案。
山海新章,以生活方式定义未来
如果说过去45年,深圳向世界证明了“无中生有”的创造伟力,那么今天的大鹏,则向未来昭示着一种“有中更优”的发展智慧——在守护好绿水青山的同时,筑起更高品质的金山银山,更筑起幸福家园。
它用一份沉甸甸的民生成绩单证明:当洁净的空气、畅达的交通、优质的学位、可靠的医疗不再是稀缺品,而成为生活的日常,山海的壮美,才真正有了安放人心的底气。
它用一场润物无声的城区品质行动证明:顶级的美,源自底层的序。从一个垃圾桶的摆放,到一片屋顶的颜色,再到一条道路的规划,所有令人惊艳的“面子”,都离不开“里子”的精耕细作。
今天的大鹏,不再仅仅是一个景区、一个周末的目的地,它正在成为深圳城市发展理念的一种“抵达”。大鹏,就是深圳写给未来的一张名片。上面印的,不仅有“玻璃海”的蔚蓝,更有美好生活的模样。
文:潘莹瑜
制版:李斌 邓诗君 陈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