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访七彩云南 感知时代中国
发布日期:2025-05-05 18:39:00 阅读量:0
欣赏自然风光、品味特色美食、感受民族风情……日前,2025“发现中国之美·相约七彩云南”活动在大理、丽江举行,近20位驻华外交官及国际组织官员实地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留下深刻印象,发出美好期待。

外交官们在玉龙雪山合影。
领略山水人文魅力
云南山水风光优美,从古至今都是人们向往的旅游目的地。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在云南旅居近两年,《徐霞客游记》中关于云南的《滇游日记》达25万字,生动描绘了“桃花流水,不出人间,云影苔痕,自成岁月”的美景。
活动期间,国际官员们先后走进崇圣寺三塔、洱海生态廊道、大理古城、玉龙雪山、丽江古城等多个代表性文化旅游景点,观看民族展演、体验非遗及手工艺品制作,被云南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与民俗风情深深吸引。
崇圣寺三塔不仅是大理的标志性建筑,更是云南古代历史文化的缩影。在金花讲解员的引导下,国际官员们漫步于古建筑群之间,沿途古柏苍劲、绿意盎然,大家纷纷举起手机,定格春日里的三塔美景。
眼下的洱海生态廊道,洱海扬波、垂柳依依,白族民居错落有致,青瓦白墙掩映在绿水青山间。国际官员们沉浸式感受当地独有的休闲惬意。
来到大理港码头,国际官员们登上洱海游船,饱览苍山洱海壮丽风光的同时,还观看了白族歌舞表演,品尝了白族三道茶,感受特色民族风情。
“我第一次来大理,这是一个美丽、干净、人民友好的地方。”蒙古国驻华大使恩赫包勒德说,在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平衡上,他在云南看到了最好的成效,尤其是眼前的洱海。“相信在持续的保护和发展下,未来大理将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旅游城市之一。”
行走在丽江古城历经岁月磨洗的石板路上,仿佛穿越时空长廊。国际官员们参观完木府后,惊叹于“一座土司府,半部民族史。”作为丽江木氏土司府衙署的木府,历经多次扩建修缮,形成了议事厅、万卷楼等沿中轴线依次排开的建筑群布局,融入了纳西族、白族建筑风格,是民族交融的“立体教科书”。
商旅往来,丽江古时因商贸而兴;马蹄声远,丽江今天因文旅而盛。越南驻华大使馆一等秘书阮长山边走、边听、边看、边问。“保护与发展协同推进,传统与现代在此交融,云南旅游发展成绩显著。相信随着文旅融合不断深入,当地居民和游客的幸福感会越来越强。”他说。
拓展交流合作空间
近年来,云南旅游知名度越来越高、影响力越来越大,省内众多宝藏小城和烟火乡村,也正在成为越来越多海外游客心心念念的向往之地。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全省接待入境游客186.99万人次,其中接待入境过夜游客93.24万人次、同比增长77.9%。瑞士、韩国、新西兰、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入境过夜游客均增长1倍以上。
“大理给我的感觉非常好,我已经向家人推荐了这里。”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周浩黎表示,通过参加此次活动,增进了对中国和云南的了解。“在大理古城漫步时,我不禁想起祖国的雅加达老城,那里同样是文化交融的古朴之地。也让我更加确信,旅行不只是移动,更是发现自我与彼此的过程。”他告诉记者,展望未来,希望东盟与中国在可持续旅游领域加强合作、分享经验,并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相连接。同时,建议设立中国与东盟的社交媒体意见领袖交流平台,发挥数字化影响力在旅游推广中的作用,并借此共同推出涵盖多国行程的旅游产品。
云南好风光,世界共分享。随着国际及地区航线的新开、加密,以及多项免签政策和通关便利举措的实施,云南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外国游客欣赏中国美景、感受中国文化的热门旅游目的地之一。今年以来,大理已相继开通至吉隆坡、河内、新加坡、曼谷、胡志明等多条国际及地区航线,进一步推动旅游业的国际化进程。
“我来过丽江很多次,一直觉得丽江旅游在传承和发展的平衡上做得很好,马来西亚游客非常喜欢这里。”马来西亚驻昆明总领事穆罕默德·阿克玛说,马中、马滇可以相互学习旅游发展模式,也希望更多中国和云南游客去马来西亚体验特色美食之旅和特色文化之旅。
“这些年中国发展得很快,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朝鲜驻华大使馆公使金东范说,“旅游对加强国际交流、增进人民友谊能起到很大作用。亲自到中国走一走、看一看,这样更容易理解中国。”
“发现中国之美”是文化和旅游部于2021年发起的全新品牌活动,旨在发挥文化和旅游的独特作用,向驻华外交官群体创新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风采。活动至今已邀请百余个国家的400余位外交官赴全国10多个省份参访交流。该系列活动此次在云南举办,有利于对外展示云南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提升云南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云南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在旅游方面和东南亚合作潜力巨大。”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史忠俊表示,希望云南能利用好中国当前出台的便利境外游客来访的政策,也希望云南进一步完善签证、货币使用等方面的服务,吸引更多东南亚游客到访。
来源:云南日报-云新闻客户端
编辑:肖金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