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场景创新中心在前海揭牌 打造科技产业互促双强重要平台
发布日期:2025-07-07 08:55:00 阅读量:0
7月6日,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场景创新工作前海推进会在深圳前海召开,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场景创新中心(前海)正式揭牌。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省大湾区办主任艾学峰,深圳市委常委、前海合作区党工委书记、前海管理局局长王守睿,中联办深圳联络部副主任伍俊斌,香港特区政府代表出席并共同为中心揭牌。省市区有关单位负责同志、港澳有关机构、大湾区城市代表、部分重点企业机构代表参加会议。

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场景创新中心(前海)立足打造全要素、综合型应用场景创新中心,正式启用后将按照“政府支持、市场运作、特色布局、多元参与”原则,着力破解技术创新落地“最后一公里”难题,加速更多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率先应用、推广、迭代,打造“湾区协同-全国辐射-全球链接”的新质生产力加速器,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努力实现气象一新、面貌一新、效益一新。

首创“1-6-8”建设体系
作为国家改革开放战略平台,前海依托制度创新、深港合作、产业融合、金融赋能等方面叠加优势,率先建设应用场景创新中心,提出“1-6-8”建设思路,包括“1”个综合中心,即打造集展示、交流、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应用场景创新平台。“6”大功能定位,即开展场景创新全领域开放、全要素保障、全链条服务,打造全域开放的湾区枢纽、示范引领的试验平台等。“8”个重点领域,中心将聚焦人工智能与具身机器人、绿色能源、低空经济、海洋经济、新型消费、家政养老、城市治理、政务服务八大领域,挖掘和设计应用场景,推动新技术新产品落地应用。

格斗机器人、飞行相机、AI相框......现场,众多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领域企业进行了产品展示。
蒙泰空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展示了货运无人机及飞控技术,并演示了无人机断桨后安全降落的能力。“前海在人工智能和低空经济等领域布局完善,便于链接上下游供应链,开展产品研发。”公司CEO王泽众介绍,公司刚刚落地前海,希望能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场景创新中心(前海),让更多人了解公司的前沿技术和产品,也期待能通过中心的平台优势,帮助公司链接有技术需求或合作意向的企业,推动深度合作。
深圳零零无限科技带来的飞行相机,主打个人近景低空跟拍,公司2022年入驻前海以来发展迅速,已拥有170 多项专利,涵盖硬件和软件方面。“前海地理位置优越,在链接香港、政策扶持、科技资源等方面优势明显。”深圳零零无限科技有限公司渠道经理周逸表示,希望通过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场景创新中心(前海)更好地展示公司产品。
深港协同加速技术产业化
中心将强化与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深港汇”双向总部基地、深圳·前海e站通等平台载体联动,探索“香港研发+前海验证+湾区推广”模式,助力大湾区建设全球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会上,深圳市政务服务和管理数据局和前海管理局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建数字深圳联合创新中心(前海),并正式揭牌。会议还同步发布了深圳市应用场景“能力清单”、“需求清单”和首批政务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首批应用场景供需双方代表现场签约、达成合作意向,标志着大湾区应用场景创新生态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通过该中心,可以让企业先‘实验’后‘实战’,避免大规模推广带来的高试错成本。”深圳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副局长张军介绍,中心将围绕企业痛点需求,以企业为中心,汇聚优质和高端人才、优质企业,拉动数字经济产业链发展,形成多方共赢,同时探索解决体制机制配套数字化发展的问题。

深圳商汤科技有关负责人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场景创新中心(前海)是一个能为深港企业提供“供需桥梁”的开放平台,表示愿意发挥商汤科技在人工智能三要素“智能算力、算法模型、数据应用”维度的专业化优势,在大湾区打造更多AI终端应用示范。
阿里云深圳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表示将积极响应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场景创新中心(前海)及数字深圳联合创新中心发布的人工智能场景,通过先实验后实战,推动“场景创意”向“落地应用”的全链条价值转化。
接下来,中心“线上”“线下”同步推进,将逐步建立完善全流程、全链条的应用场景供需对接体系,探索“需求牵引-技术驱动-精准匹配-要素支撑-生态协同”的应用场景创新路径,计划每年挖掘应用场景不少于100项,征集技术产品不少于100项,让更多新技术、新产品在大湾区、在深圳率先应用推广,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探索“前海方案”。
深圳晚报记者 任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