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

滚烫的佛山“西甲”

发布日期:2025-07-07 09:17:00     阅读量:0

若为近年爆火的群众草根足球画像,“村BA”传递快乐,“苏超”以网梗取胜,那么佛山“西甲”,唯有“滚烫”二字,方能匹配其灼人的生命力与深厚的城市烙印。

岭南夏夜,近30℃的热浪中,第十九届佛山“西甲”足球联赛在云秀山体育场炽热启幕。球迷的呐喊与暑气交织蒸腾,穿透肌肤,直抵人心。未来五十余天,粤港澳大湾区及潮汕、湛江等地的40支劲旅将在此竞逐。

时光淬炼,佛山“西甲”的意义早已超越绿茵场,升华为凝聚人心的文化符号与精神原乡。它不仅是三水人身份认同的鲜活纽带,更架起连接港澳及海外乡亲的情感桥梁——从1984年“肄江杯”的浓浓乡愁,到如今港澳劲旅挥师云秀山同场逐梦,足球在此化作超越地域的共同语言。佛山“西甲”以其强大感召力,敞开“无界”球场,拥抱“无疆”参与。无论业余爱好者、职业球员,抑或远道而来的外籍面孔,皆可在此共享那份“无类”的快乐。从竞技场到嘉年华的华丽转身,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家门口“世界杯”。

此刻,云秀山草尖蒸腾的热浪,是岭南夏夜的物理温度,更是一座城市百年积淀的对足球、对生活的赤诚心跳。当输赢让位于生命的纯粹欢愉,当绿茵场延伸为生活的盛大仪式,佛山“西甲”的“滚烫”,正是这座工业重镇对其草根血脉与文化基因最深情的致敬与活力的延续。这份源于市井烟火、淬炼于合力共铸、升华为文化认同的滚烫,必将在三水、在佛山的大地上,如生生不息的野草,永远炽热,永远澎湃!

从偏安一隅的地方赛事,到广佛闻名,再到央媒聚焦、全网爆红,佛山“西甲”的“滚烫”绝非偶然。它深刻揭示:足球之于佛山、三水,早已超越竞技本身,深深融入城市肌理,成为一种文化基因与生活方式。这份源自民间的纯粹热爱,正是“西甲”滚烫的原始火种。

这份滚烫,深植于三水开放包容的足球沃土。地处三江通衢,清末西江帆影不仅载来商货,更让“南派足球”的灵性在此萌芽。1931年,三水县运动会的绿茵场上首次滚动起足球,一粒火种就此埋下。上世纪五十年代,城区尚无球场,西南菜市场的空地便是竞技场,“早上菜市场,下午足球场”定格了足球最生动的模样。后来人们挖山建起标准球场,八九十年代,由企业、公社组队的三水足球赛蓬勃开展,“去云秀山睇波”成为潮流。足球超越胜负,是尘土中生长出的生活本身,是几代人共享的滚烫记忆,构成了佛山“西甲”最深厚的根基。

这份滚烫,涌动在“佛山制造”滋养的足球血脉中。作为珠三角改革开放先发之地,佛山“商脉养球”的传统源远流长。早在1988年,佛山30家企业便联盟组建足球基金会,开风气之先。健力宝从九十年代赞助县队,到近年牵头足球基金,企业家真金白银的投入,持续滋养着足球血脉。本地老板陆永贤斥资成立俱乐部征战佛山“西甲”,其乐民兴体育队成为赛场上的常青树;昔日佛山“西甲”球员、今广东红牛高管杨峻,自费考取教练证投身青训。民间资本的远见与热忱,正是佛山“西甲”薪火相传的强劲动能。

这份滚烫,离不开政府之手的精心培育托举。从1984年一砖一瓦垒起万人喝彩的云秀山球场,到2020年将荒滩变为国家级绿茵基地,再到2002年亲手点亮佛山“西甲”品牌并持续升级,政府搭台铺路功不可没。佛山敏锐抢抓“集训+赛事”风口,三水年年迎来省级乃至国家队集训,承接中冠联赛等专业赛事,推动俱乐部与校园携手育苗,为足球梦想架起通往广阔天地的桥梁。李营健、李永佳闪耀中超,何杏雪、叶诗敏绽放绿茵,无声印证着这片沃土的神奇力量。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评论员黄碧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