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快”“中国最长”!鄂托克恐龙遗迹化石自然保护区有新发现→
发布日期:2025-09-13 10:14:00 阅读量:0

9月12日,地质学与古生物学领域专家走进鄂托克恐龙遗迹化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地考察陶利、哈达图等化石点,并召开研讨会,经过4个月野外考察和7个月室内研究,科研团队确认两条新发现的兽脚类恐龙行迹,一条为世界上白垩纪奔跑速度最快,一条为中国最长。
世界白垩纪奔跑最快的行迹位于保护区陶利9号点,由5个连续的中型兽脚类恐龙足迹组成,长达10.6m,复步长达5.3m。经推断,为白垩纪时期世界上奔跑速度最快的中型兽脚类恐龙足迹。

“足迹的跟部印痕很浅或未保存,远端趾部的印痕较深,表明造迹恐龙处于快速奔跑状态。”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沈阳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李阳介绍,经过推断,该恐龙确实是处于快速奔跑的状态,并且速度达到了45km/h。李阳说:“这个发现非常震惊,跟全球所有的兽脚类恐龙奔跑行迹比对,这个速度刷新了白垩纪时期兽脚类恐龙最快的纪录。为我们了解兽脚类恐龙运动能力提供重要实证。”


在陶利9号点还发现一条由69个洛克里查布足迹组成的长行迹,全长达81米。“这是目前已知中国最长的兽脚类恐龙行迹,并有望成为世界最长,目前仍需进一步测算和论证。”内蒙古古生物化石专家张笠夫说。


据了解,鄂托克恐龙遗迹化石保护区是中国唯一以保护恐龙足迹为主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发现43处遗迹点,23层足迹化石,总量估算超过万枚。保护区内兽脚类、蜥脚类、鸟类及龟类足迹类型齐全,分布密度和保存完整度在世界范围内均居前列,被誉为世界足迹化石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此次实地考察与研讨,不仅确认了“世界最快”恐龙足迹的学术价值,也为“中国最长”行迹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西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奇牧人表示:“将继续加强恐龙遗迹的保护工作,推动科学研究,积极开展科普教育,让公众能感受到恐龙时代的神奇。”
▼
来源:暖新闻微信公众号
鄂尔多斯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杨培培 奇慧 牧仁德力格尔 陈皓儒
编辑:李荣
校对:裴承艳
审核:许欣
终审:王红梅
点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