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

破局:隆基绿能BC技术重塑光伏竞争,BC二代畅销全球

发布日期:2025-08-23 15:40:00     阅读量:0

8月22日,光伏企业上半年成绩单陆续揭榜,但受光伏行业主要产品市场销售价格跌破行业成本线的竞争环境影响,导致光伏企业增量不增收。2025年上半年,隆基绿能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8.13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减亏26.61亿元,主要受益于运营提效促进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大幅下降,以及资产减值损失的大幅减少。技术创新成为破局的关键。隆基绿能凭借其领先的差异化BC技术,开启新一轮技术引擎驱动。

创新成效:高效产品受市场追捧

2025年上半年,全国光伏新增装机212.21GW,同比增长107%。然而,制造端全面承压,电池、组件产量增速降至15%以下,多晶硅、硅片甚至出现负增长,产业链价格持续探底,行业整体仍处于全面亏损的艰难局面。光伏行业本质上是结构性产能过剩与同质化竞争的双重挤压。同质化技术的快速普及,虽推动了效率提升,却也导致技术创新羸弱、产品差异缩小,企业纷纷陷入“扩产-降价-亏损”的恶性循环。低价中标、虚假功率标注、以次充好等现象频发,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阻碍了行业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凭借BC技术的差异化优势,隆基绿能在全球市场脱颖而出。上半年,隆基绿能BC二代组件出货约4GW,畅销全球70多个国家或地区,尤其在欧洲、亚太等高价值市场表现抢眼。BC技术不仅实现了差异化突围,更在全球范围内树立了“高效、美观、可靠”的形象。

隆基绿能在BC领域领先绝非偶然。其背后是持续多年的研发投入与技术积累。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已获得各类授权专利3500多项,其中BC相关专利480项,覆盖新型钝化接触技术、金属化等关键环节。

公司不仅自主创新,还通过“产业协作+专利布局+商密保护”构建了完整的BC技术生态圈。从装备、辅材到原材料,隆基推动全产业链协同创新,确保技术领先性与供应链安全性。

科技成果:BC技术持续摘得效率桂冠

如今,隆基HPBC 2.0技术已实现全面量产,组件转换效率高达24.8%,良率稳定在97%以上,其推出的HIBC组件更是将量产效率推至25.9%,功率突破700W,成为全球效率最高的工业化光伏产品。这些产品不仅性能领先,更具备抗水汽、耐高温、高载荷等卓越的可靠性。

报告期内,公司聚焦构建基于BC技术平台的领先竞争优势,加快HPBC2.0技术及产能升级,开展BC产业协作生态圈建设。截至报告期末,公司HPBC2.0自有电池产能达24GW,陕西西咸新区、铜川HPBC2.0电池产能已开始逐步投产,渭北项目稳步推进中,与英发德睿、平煤隆基协作产能已经开始逐步投产。

更令人瞩目的是,隆基不断刷新效率纪录:BC电池研发效率达27.81%(ISFH认证),BC组件研发效率突破26%(NREL认证),展现出强大的技术迭代能力。这些成就不仅是隆基的荣誉,更是中国光伏技术走向全球高端市场的重要标志。

先进技术驱动公司降本增效成果显现,基于行业首创TRCz技术的泰睿硅片单产快速提升,并保持成本领先,电阻率集中度持续优化。电池组件方面,先进激光图形化、复合钝化、0BB等技术得到量产应用带动了产品降本提效,已开发的无银金属化、高密度组件封装技术将有望进一步拓展降本提效空间。

向新周期:降本增效持续发力

上半年,公司大力推动管理简政、流程提效,运营效率提升显著,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分别同比大幅下降37%和23%。聚焦研、产、供、销高效协同,公司推动场景化产品敏捷开发上市,实现存货周转天数同比减少26天。

2025年上半年,隆基绿能以客户为中心加大一线资源与服务能力投入,实现硅片出货量52.08GW(对外销售24.72GW),电池组件出货量41.85GW。

在行业深陷亏损泥淖、现金流承压的严峻考验下,隆基绿能始终维持高安全边际资金储备,报告期末资产负债率60.72%,有息负债率21.45%,财务健康水平继续行业领先,彰显穿越周期的经营韧性和抗风险能力。凭借在产品可靠性、财务稳健性和长期发展潜力等方面的综合实力,报告期内公司第22次蝉联PV Tech组件制造商可融资最高评级。

近日,国家相关部委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明确提出要“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政策导向清晰:光伏产业必须从“量”的增长转向“质”的突破。隆基绿能凭借差异化BC技术优势,正在成为穿越行业周期,助力光伏高质量发展的强力支撑。

本文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