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不是静止的湖,而是流动的河 | 黄河时评“五四”特别策划
发布日期:2025-05-04 07:54:00 阅读量:0

代际标签的浪潮从未停歇,70后曾断言80后是“垮掉的一代”,80后认为90后是“自我的一代”,如今90后又给00后贴上“看不懂的一代”的标签。误解的礁石试图阻挡青春的流向,新一代青年却从未在偏见中蜷缩,而是不断挣脱代际审视的枷锁,以鲜明的自我姿态前行,展示永不停歇的流动的力量。

流动是一种生命姿态,当代青年人选择走出熟悉的生活半径,用脚步丈量世界的广度,在陌生的风景里寻找生命的多种可能。为一场心仪的演唱会跨越千里,在“特种兵旅游”的紧凑节奏中拥抱世界,用六天的行走登顶五岳……当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让人感到迷茫,我们选择为平凡的日常撕开一道裂口,将山川湖海的壮阔、城市烟火的绚烂注入其中,温柔地反抗静止的世界,重新唤醒自我的生命力。青春不该是一潭静止的湖水,而应是一条奔腾的河流,在不断的流动与探索中,激荡出独属自我的回响。
在大胆而热烈的“出逃”中,青年人不仅在吸纳个人生命的能量,更将这份蓬勃的生命力转化为观照社会的镜鉴。当人工智能重构生活图景,当信息碎片化裹挟认知方式,青年人在时代中边迷茫边思考,在不安中坚定前行。

全红婵 图源新华社
有人以“年轻人缺乏运动,身体素质差”诟病当下青年“脆皮”,但全红婵、陈芋汐在奥运赛场上以近乎完美的跳水姿态打破偏见;21岁的郑钦文在高温下鏖战数小时取胜后,坚定地说着:“我很累,但我还可以为国再打3个小时!”……有人断言年轻一代注定在时代的转型中深陷迷茫,可每年都有一批批青年志愿者前往偏远地区,为留守儿童带去教育的“火种”,也在国际赛事中用微笑与专业服务展现中国形象,他们正以坚定步伐在不确定的人生路上踏出清晰足迹。有人担忧在网络中诞生的新一代青年将沉溺于虚拟世界,削弱社会参与,然而众多B站年轻UP主以年轻化的语言剖析社会现象,用新颖的方式传播国潮文化,让传统文化在短视频等载体中实现破圈。青年人的“流动”从未停留在个体享乐的层面,他们的每一次流动,都是对时代的积极回应,都在完成对自我与社会的双向认知。

本文作者
当下,“考编热”“落户潮”将安稳生活包装成我们的“人生模板”,年龄危机、职场倦怠成为社交媒体热议的生存焦虑,当确定性与安全感成为一种选择,流动的精神为何依然珍贵?青年人正在用他们的勇气和行动给出答案。
他们不甘困于职场的压抑将就,敢于向职场PUA说“不”;不愿被“一眼望到头”的生活锁定在单向轨道,而是主动抓住新的时代机遇,在热爱与现实之间寻找平衡。有人离开高薪岗位,将脚步迈向自己热爱的领域;有人跳出体制舒适区,用行动证明生活不只一种打开方式。这种流动不是盲目冲动,更深层的价值在于让青年与真实的社会需求产生共振。归乡青年带着在城市积累的资源与视野重返故土,因为他们曾在农村生活,深知城乡发展的差距,所以也更能共情乡村居民的真实需求。于是,他们将数字技术引入田间地头,用直播带货打通农产品销路,不断助力乡村文旅产业升级。归乡青年没有“退守”,而是为乡村发展开辟新的可能,让青年人在实践中触摸到中国社会最真实的肌理。
青年并非是某个固定的人生阶段,而是一种持续的生命状态。青春是条流动的河,当不确定的风吹皱时代的湖面,当转型的浪潮冲刷着旧日岸堤,正是这些流动的青春,在裂缝中生长出新的可能,用不停奔涌的生命力展示着年轻的力量。这是青年人的姿态,也是青年人用“流动”给出的答案。(本文作者系山东大学文学院学子)

点击查看专题
作者:冯小宇 编辑:李明 校对:王菲 美编:杨壹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