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

美关税举措加剧全球石油市场动荡

发布日期:2025-05-10 10:08:00     阅读量:0

国际能源署4月份发布全球石油市场报告显示,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期为73万桶/日,较上月预期大幅下调了30万桶/日。在宏观经济环境不稳和电动汽车市场占比扩大的背景下,预计2026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将放缓至69万桶/日。报告指出,其主要原因是美国实施所谓“对等关税”导致全球贸易陷入紧张局势,进而加重了市场对全球经济前景的负面预期。

报告显示,2025年一季度,全球石油消费同比增长120万桶/日,创下2023年以来的最大增幅。3月份全球石油供应环比增长59万桶/日,达到1.036亿桶/日,其中由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成员国和非欧佩克产油国组成的“欧佩克+”以外的产油国主导了月度石油供应增量。国际能源署最新预计,2025年全球石油产量增长约为120万桶/日,较此前预期下调了26万桶/日,预计2026年全球石油产量增长为96万桶/日,主要来自近海油田产量增加。

目前来看,非“欧佩克+”产油国石油产量将保持强劲增长,增幅可达92万桶/日。其中,美国石油产量增长约28万桶/日,圭亚那增长16万桶/日,加拿大增长12万桶/日,这些国家增量占比最大。

报告显示,伴随全球石油需求增速下滑,2025年全球原油加工量预计为8320万桶/日,增幅为34万桶/日,较此前预期下调了23万桶/日。预计2026年原油加工量将增长36万桶/日,约为8360万桶/日。2月份,全球可监测石油库存增加了2190万桶,达到76.47亿桶,但仍徘徊于过去5年来的底部区间。全球原油、液化天然气及原料油库存增加了4120万桶,其中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陆上库存增量约占三分之一,达到1410万桶。初步数据显示,随着非经合组织国家和地区石油库存及在运油轮储油量的增加,3月份全球石油库存将继续攀升。

报告分析认为,经过一季度的相对平稳期后,全球石油市场在4月初遭遇严重冲击。3月至4月初,国际油价暴跌约10美元/桶,国际原油价格一度暴跌至近4年来的最低水平,4月9日,美国西得克萨斯中间基原油(WTI)交易价格一度跌破55美元/桶,同日英国伦敦布伦特原油交易价格跌破60美元/桶。

造成油价下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部分“欧佩克+”成员国决定解除自愿减产限制。“欧佩克+”宣布自今年5月份起增产41.1万桶/日,此举实际宣告了自2023年11月份起的自愿减产行动终结,加剧了国际市场对油价下跌的担忧。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考虑到哈萨克斯坦、阿联酋和伊拉克等国实际石油产量早已超出限产指标,加之多个“欧佩克+”国家承诺未来数月优先抵消此前超额产量,因此实际产量增幅可能小于预期。

造成油价下跌更为主要的原因,是美国宣布实施所谓“对等关税”导致市场担忧全球经济衰退,严重冲击国际石油市场稳定。尽管美国政府之后宣布“对等关税”暂停90天实施,并将石油、天然气和成品油进口纳入关税豁免范围,但市场对美国关税政策可能推高通胀、拖累全球经济增长,并加剧全球贸易争端的担忧并未消除。目前来看,各国与美国的贸易谈判前景不明,国际贸易环境仍可能进一步恶化,导致国际石油市场走势充满变数,特别是对今明两年的市场预期仍笼罩在巨大不确定性之中。(经济日报记者 王宝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