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楼梯当耙,赤脚丈量田,一个湘南村庄的稻作传承
发布日期:2025-05-17 20:20:00 阅读量:0
梯田之上,汗滴为墨——道县农民的“手写”丰收。(图源:陈有源)
夏风轻拂,漫步在永州市道县白芒铺镇徂復村的田间,连片的秧苗如绿浪翻涌,在阳光下泛着盎然生机。一位正在劳作的农民放下秧苗,热情地攀谈起来:"现在的稻种可好了,产量高、米又香,一年收一季就够全家人吃不完!"他抹了把汗,笑着指向自家水田,"这几天插田正合适,天不燥、水正好,新秧插下去保准活!"
尽管山区地块零散、农机难进,这里的农人依然用双手延续着世代耕作智慧。在一方水田里,一位年逾七旬的老农躬着背,正用木楼梯改制的农具细细耙平泥浆。他的动作比年轻人慢,却格外稳当,深浅不一的脚印在田埂上连成蜿蜒的线——这是他用半辈子练就的"土地密码"。问及为何坚持传统农法,老人只说:"人勤地不懒。"朴素的五个字,却道出了中国农民最本真的生存哲学:汗滴入土,秋收冬藏。(图文/陈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