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福田“集福”啦!双向协同解锁基层治理幸福密码
发布日期:2025-09-06 11:35:00 阅读量: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张钧政
日前,福田区“集福行动”总结会举行,来自深圳福田区各街道办事处、社会组织代表、社区代表及社会各界人士齐聚一堂,共同回顾“集福行动”的成果,深入探讨基层治理的创新路径。
历时10个月的“集福行动”,在福田区委社会工作部的精心指导下,联动了福田区两个街道,携手40余个社会组织共同参与,赋能了200余名社区“集福官”,并成功打造了“集福茶咖”“集福空间”“集福直播间”三大品牌项目。这些项目不仅为区域基层治理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更为福田区的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时,在项目运作过程中,“集福行动”成立了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社会治理专家智库(即专家集福官,包括全国知名的资深专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14位);组建了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人才库(包括街道集福官、社区集福官逾200名)。会上,福田区社会组织总会(简称总会)秘书长向部分街道和社区集福官颁发了证书。通过集福官体系,总会将依托平台和资源支持,针对福田社区的党建、基层治理、社区服务进行联动和赋能。

通过“集福行动”,初步形成了福田区“两社三中心+集福官”的特色治理模式,为区域基层治理创新提供了有力的实践样本。在改革开放的前沿,福田以“集福”之笔,绘就一幅基层善治的壮丽画卷。
双向协同:构建多元共治“同心圆”
“过去是‘政府干、群众看’,现在是‘大家想、一起干’!”“集福”行动的核心创新是双向协同机制。这一机制打破了单向管理的惯性,实现了“自上而下政策引导”与“自下而上群众参与”的深度融合。政府搭台、社会唱戏,752家福田区社会组织代表福田区社会组织总会深度融入社区治理,居民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议事。
福田街道福民集福茶咖:畅通民意“直通车”——党群中心变身议事厅,居民围绕“老人带孙子”等民生痛点自由发声。一次茶咖讨论,就能孵化7-8场公益课,将“民声”转化为“民生”。
福田街道福南集福空间:打造志愿“加油站”——在党群中心外拓展8-9处公益空间,为志愿服务提供阵地。居民通过参与累积“福分”,志愿氛围日益浓厚,内生动力显著提升。
南园街道南园集福直播间:激活青年“新引擎”——针对年轻群体关注的直播就业问题,引入爱心企业赋能宝妈和商户。党群中心从“一老一小”延伸至青年圈层,凝聚力跨越代际。

三个品牌相互支撑,形成了“茶咖议事—空间服务—直播赋能”的闭环,成为福田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标志。通过“集福行动”,总会已发展和集中了智库集福官逾200人,他们将为社区幸福生活增姿添彩。
治理实效:绘就善治“新画卷”
“双向协同”催生了看得见的治理效能。在福民社区,“集福官”智库与社区书记面对面“会诊”,当场就解决了一些痛点问题:比如,“集福空间”固定志愿者队伍,服务时长同比提升200%;“集福直播间”正在为60余位微创业宝妈和个体商户赋能,带动青年就业,福民茶咖已经把多元议事的流程写到了纸上,让每位集福官主持各自不同的茶咖沙龙。集福行动成功落地福民,福南,南园社区三个示范点,并在福田街道试运行双向协同的“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机制,大大提升了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集福成效。数据显示,群众满意度达98%,生动印证了“党建强、治理优、百姓乐”的善治逻辑。
回顾“集福行动”的基层治理创新实践,群众从“旁观者”转变为“主人翁”,共同描绘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治理新图景。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