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

【天眼聚焦·水城猕猴桃】④“山”与“海”的“甜蜜之约”

发布日期:2025-08-10 11:47:00     阅读量:0

这几天,贵州乡里乡亲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蒋鑫和团队忙得脚不沾地。

一边深挖用户需求,通过短视频推广宣传、线上直播、线下展示销售等方式,线上线下联动带货;一边往返于广东省中山市和六盘水市之间,调度工作。

“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直播间,在这里一起相约甜‘猕’……”中山市“贵粤荟·中山馆”内,水城猕猴桃、水城春茶、初好刺梨气泡水等贵州特色农产品整齐陈列在展台上,静候线上线下顾客的选购。展台旁,专业主播正通过直播平台,向粉丝介绍着水城红心猕猴桃。

短短半小时内,直播订单就突破500件。“为了让更多消费者了解和喜爱贵州农特产品,‘贵粤荟·中山馆’的所有商品都实行了优惠定价。”蒋鑫介绍道,“水城猕猴桃即将成熟上市,希望中山市民能品尝到这份‘山中珍品’。”

2021年以来,中山市与六盘水市共同推动产业、劳务和消费三大协作,并就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等工作进行研究部署,签订了相关合作协议。

中山市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支持水城猕猴桃等特色产业扩大产能。按照“以城带乡、以销促产、扶农助农、产业兴旺”的发展目标,两地建立起中山供销助农电商平台,推动六盘水农特产品进入中山市场,助力六盘水乡村振兴。

3720万元粤黔协作财政援助资金落地水城区,建成15.8万亩猕猴桃标准化基地,引进“东红”“红阳”等新品种32个,实现绿色有机认证率97.78%。创新“吨产园”建设模式,推广“矮化密植+滴灌施肥+蜜蜂授粉”技术,使亩产从1.2吨提升至2吨,优果率达85%。

随着项目投入,已有45家企业接入贵州省农产品追溯系统,消费者扫码可查看“种植—施肥—采摘”全流程信息,“水城猕猴桃”成为大湾区高端市场的猕猴桃品牌。

刺梨、茶叶产业领域也同步推进标准化建设,建成刺梨“千斤园”7.5万亩、茶叶“万元田”1.2万亩,推动“初好刺梨”申报“圳品”认证。

种得好还要“卖得好”。

在渠道贯通和市场拓展方面,水城区重点聚焦销售关键环节,积极培育销售龙头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开拓东部地区合作机会,在中山市开设起“水城印象店”等展销平台,集中展示销售猕猴桃、刺梨原液、“水城春”茶叶等特色农产品,采用“直播+团购”销售模式,定期组织开展消费直播活动。

“卖得好”也要“到得早”。

通过搭建鲜果、蔬菜“冷链物流专线”,采用“产地预冷—冷藏车运输—终端冷柜”的全程温控模式,实现15小时直达大湾区,将损耗率严格控制在5%以内。这一举措既满足了大湾区市场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又为水城农产品开辟了稳定的销售渠道,真正实现了“黔货出山”与“湾区受益”的双赢局面。

如今,“凉都三宝”与中山市多家商超、企业签订直供协议,成功入驻“黔货专区”;具有苗族等文化元素的包装带着乌蒙山的特色风味香飘万里……

抢抓东西部协作发展机遇,发源于水城区的贵州乡里乡亲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广东省中山市设立分公司,负责建设运营“贵粤荟·中山馆”项目。

“目前,公司已与珠海粤海酒店、广州粤电集团、腾讯等50余家上市公司、国有企业和中央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并通过‘慈善乐购’‘以捐代购’等创新模式,推动贵州特色农产品销售。截至目前,公司已成功将1000余种贵州农特产品上线销售,助力这些优质产品走出大山,销往粤港澳大湾区及全国各地。”蒋鑫满怀自信。

获悉水城猕猴桃即将上市,蒋鑫第一时间联系水城当地的猕猴桃供应商。“水城猕猴桃在中山市场很受欢迎,每到上市季节都供不应求。”他表示,将持续优化工作机制,全力促成这场“山”与“海”的“甜蜜之约”。

·聚焦

甜“猕”激荡25年的回响

科技赋能“金果”飘香

一颗猕猴桃的“72变”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谢勇勇

编辑 邓运

二审 尚宇杰

三审 刘定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