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无价,天价耳环事件该有个说法了
发布日期:2025-05-19 15:19:00 阅读量:0
文/潘恩
(作者潘恩,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近日,演员黄杨钿甜佩戴“高价奢侈品耳环”事件引发广泛关注。5月11日,黄杨钿甜在网络上分享成人礼照片。照片中,黄杨钿甜佩戴的耳环被指认是奢侈品牌GRAFF经典系列,公开价格约230万元。
“戴天价耳环”事件由此引发网友热议。有消息称,黄杨钿甜父亲身份为四川雅安公职人员,公众质疑其高额消费不合理,“父亲为公职人员,家庭收入不应该这么高”“如果家庭资产没有1个亿,谁会花百万元买一对耳环?”
5月15日中午,有媒体记者向当地核实后称,黄杨钿甜父亲2015年—2017年在雅安经合外事局任公职,随后辞去公职经商至今。
5月16日下午,一位自称为黄杨钿甜爸爸的用户在社交平台发文,网传百万耳环并不是正品,涉及的雅安灾后重建、赈灾贪官等传言是谣言。
结合现有信息,可以确定的是,黄父曾经是公职人员,但现在身份已经发生转变。
但是很显然,无论是雅安方面的简单回应,还是黄杨钿甜父亲的长篇回应,都未能让受众信服。舆情沸腾,期待真相的民意依旧汹汹。这并非公众挑剔,也不能简单归咎于“仇富”心理。我们生活在尊重企业家精神的市场经济中,相信勤劳致富、诚信经营,只是每分钱都需见得了光,堂堂正正。将公众问责简单归咎于“仇富”心理,无疑模糊了重点,反而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两方的心理隔膜有多重。
公众核心关切并非明星私人物品,而是巨额资产来源是否合法、是否存在公权力滥用的可能。黄家的巨额收入来源,与赈灾捐款有无关系?质疑与追问皆指向公平正义与公益公信,这并非“工作情况的个人隐私”和娱乐八卦,而是需要严肃讨论与调查问责的公共议题。
的确,这一事件中都仍有太多问号需要被拉直。首先,就这个项链本身来说,最开始遭受到网友的小规模质疑时,黄杨钿甜再次发文分享类似照片,并称“耳环是妈妈的”。面对舆情海啸,其父在回应长文中又称,耳环为伪货。项链究竟来源何处?真伪如何?需要更权威的调查结果。
其次,黄母早年便多次佩戴昂贵饰品,在黄父的回应中也得到佐证,并且疑似在深圳拥有豪宅。这些资金来源何处,黄父是否利用其职务之便谋取不当利益?下海经商的黄父,又是否与原工作单位有利益关系?
最后,根据天眼查披露,5月14日,也就是“天价耳环”被曝光的第3天后,黄父任法人的公司进行了多次工商信息变更,包括公司名称、经营项目、股东变更等,“杨某”不再是大股东和法定代表人,疑似为妈妈的“司某某”也退出了执行董事一职。这仅仅是巧合吗?
万物有价,真相无价。各种说法铺天盖地、流言谣言满天飞的当下,公众迫切呼吁一份公开透明、权威翔实的真相通报。好在,有关部门已经开始调查。此时,真相不仅是与谣言赛跑,也是与公信流失竞争。有关部门需尽快将调查结果公之于众,用事实和真相填补公信缺口。